2014年6月17日 星期二

漫步台灣:台北市大安區

大安區是台北市的精華區域,台灣首屈一指的商業、文教活動群聚於此,一般人對大安區的印象大概就是商業很繁盛、房子很貴、帝寶裡住了很多有錢人跟政客之類的。事實上大安區擁有許多印象以外的自然、文化、歷史景點,令人驚豔。


大安區的命名由來可追溯至康熙末年,最初移墾至這裡的移民來自福建泉州府安溪縣,故此地被稱為「大安庄」,台灣光復後進行市區規劃時,便將大安庄與鄰近區域區域定名為「大安區」。

大安森林公園


1994年大安森林公園正式開放,當時是台北市內最大的公園,直至今日依然是市中心區範圍最廣大的綠地,被譽為台北的「都市之肺」。其實在日治時期此地就已經被規劃為公園預定地了,但二戰後被挪用為眷村用地,1992年眷村拆除,引起嚴重的居民抗爭,公園建造時亦遭當時的在野黨議員譏稱為「大安盆栽公園」,可說命運多舛。至今大安森林公園已成為台北市民重要的假日休憩場所,每到假日人潮壅擠,重要性日增。


台北捷運大安森林公園站是第一個擁有庭園的台北捷運車站,下凹式庭園與水幕吸引許多觀光客前往。

富陽自然生態公園


在台北住了三十幾年,當真不知道大安區竟然有「自然生態公園」這回事,現在的「富陽自然生態公園」在民國77年以前是軍方的彈藥庫,因此保有未受商業開發破壞的自然景觀。民國89年台北市政府將這裡規畫為公園用地,目前在荒野保護協會的認養下,成為大安區內難得的自然遺產。


富陽自然生態公園佔地不大,但景觀完整、設施用心,森林、濕地、溪流一應俱全,台北市民若想要方便的離開都市喧囂,這是極好的選擇。

福州山公園


福州山公園與富陽自然生態公園比鄰而居,原為「福州山第九公墓」,民國84年規劃為公園。福州山公園雖然沒有富陽生態公園精緻,但其景觀斧鑿痕跡更少,擁有另一番景緻。


最令人驚喜的是,園內有一處可飽覽台北東區景觀的觀景台,不知道101跨年煙火時會否成為熱門景點?

義芳居古厝


義芳居古厝為三級古蹟,建於1876年,是臺灣北部典型的「安溪厝」。當年治安不佳,古厝外牆修有二十四個銃眼,為其特色。義芳居古厝目前仍有人居住,遊客參觀較為不便。

紫藤廬


大安區內有許多保存良好的日治時期木造建築,除了台大宿舍區保存的之外,紫藤廬該是名氣最大的。1920年左右建造,原為台灣總督府高等官舍,二戰後成為關務署署長宿舍。

紫藤廬最光輝的時代,其實是非法占用時期,當年的關務署署長之子自1980年代以後在此開設茶藝館,旋即成為台灣民主聖地,當時參與民主運動的許多人物皆常在此聚會,如雷震、殷海光、李敖、林濁水、范巽綠等等。1997年,主管機關基隆關稅局欲收回此地,引起文化藝術界的搶救呼聲,當時的台北市民政局長李逸洋將紫藤廬指定為台北市市定古蹟,1999年台北市文化局長龍應台成功接管,市政府成為紫藤廬的管理機關,目前由民間機構經營中。

可能是我實在不諳茶藝的關係,總覺得價位貴了些呀

臺北監獄圍牆遺蹟


這個圍牆遺跡就是金山南路中華電信台北南區營運處的邊牆,不特別注意可能在附近住一輩子都不會發現。1910年前後,當時統治台灣的日治政府建立「臺北刑務所」,此即戰後「台北監獄」的前身,著名的台灣抗日人士羅福星即在此被處決(嗚嗚嗚)。最特別的是,興建圍牆所用的石材,皆來自當年拆除的台北城城牆,更添此處的歷史價值。


台北監獄另有一段故事,1944年底至1945年初,有一批聯軍飛行人員遭日方擊落俘虜,其中十四名在1945529日被判處死刑,並在台北監獄廣場被槍決,其時距離日軍投降只有58天。圍牆遺跡上也立牌紀念了這段不幸的悲劇歷史。

台北清真寺


建於1960年,是台灣最早、也最重要的回教建築,其設計者與圓山飯店的設計者為同一人。進入對台北人來說充滿異國與神祕風情的台北清真寺,舉目所見大部分都是外國人士,其中自然以中東裔為多。我對回教禮俗了解不多,實在很怕犯了人家的禁忌,因此不敢深入參觀,只能在外圍晃晃而已囧。

台北聖家堂


新生南路上,很有趣的聚集了各種不同宗教的大型聚會場所,基督教有懷恩堂、回教有清真寺、天主教就是聖家堂了。

依十字型建造的聖家堂,除了開闊的63尺高無樑柱大堂氣勢非凡之外,最著名的是1998年自比利時運來的18幅聖經故事彩繪鑲嵌玻璃,光是欣賞與閱讀其附註的故事就饒富趣味。

台灣昆蟲館


這是一個隱身在巷弄間,住家改建的小小空間,由台大昆蟲研究所的教授在2009年設立,空間雖然不大,館藏卻頗豐富,也肩負起自然生態教育的重任。同時,從館中販賣的物品也可以強烈感受到他們很窮、很想多少賺點貼補的窘境。


認真探索大安區,與我原來的想像大不相同,現代人生活忙碌,少有時間把眼光停下來放在自身周遭,其實生活情趣從來不需遠求,了解台灣,可以從自己身邊做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