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屆流行音樂類金曲獎頒獎典禮,是我擔任司儀的第43個國家級頒獎典禮,這期間橫跨了12年,也讓我有機會用我的角度見證這些年來頒獎典禮製作上的變化。去年的第50屆金馬獎,今年的第25屆流行類金曲獎,是近年來少見製作認真又獲好評的典禮,但從長期的趨勢來看,頒獎典禮的製作嚴謹程度,卻是每下愈況。
一場典禮的高度,是所有的參與者共同堆積起來的,各方的參與者有多麼尊重、多麼認真的看待這場典禮,會很誠實地反映在典禮呈現出的品質上。
細節很多很複雜,我想挑兩件事來分享:
日益縮短的總彩排
「總彩排」,從劇場界的定義來說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就是「視同正式演出」。所有演員帶妝髮、完整服裝、道具、燈光、舞台、音效等通通就位,導演也不會打斷彩排,時間流程完全照表操作,是一切的一切都如同正式演出般的完整排練。
「總彩排」的重要性來自於演出中所蘊含的一切元素都會互相影響,無法單獨呈現。例如服裝道具會影響演員的肢體動作,燈光需搭配舞台與演員的走位,唸白與音效會互相干擾等等,排練時只要缺了其中任何一項,都會難以發現正式演出中可能出現的意外狀況。
同時,只做過一次視同正式演出的總彩排並不夠,有些危險的段落或許只是運氣好這回沒出問題,所以另外還需要進行多次接近總彩排的整排,才比較保險。
頒獎典禮在現實上沒有辦法完全符合這些要求,像是不可能叫所有的頒獎人只是為了排個頒獎多來一天,但至少在十年前的頒獎典禮總彩排,大部分的表演者都會到場,主持人全場演出,時間流程也都照著表定的真實時間進行,雖不中亦不遠矣。
但近六、七年來,無論是哪個頒獎典禮,總彩排的內容都不斷縮水,表演節目只走音樂或甚至直接倒數一分鐘,廣告時間只算倒數十秒,頒獎過程挑幾個特別的段落「跳彩」就好,主持人常常排完預先設定要玩的哏就先行離開,由工作人員代走位。
有一年的廣播金鐘獎,七點開始總彩排,竟然八點半就放所有人下班回家,創下史上最早結束的總彩排紀錄。
一場頒獎典禮排不到真實時間的一半,導播臨場發揮當然漏鏡頭,主持人跟負責提醒的工作人員當然漏cue點,頒獎與表演、廣告間的銜接當然不順,所有人心知肚明,但便宜行事,上行下效,典禮呈現能有多少品質是想當然耳。
剛結束的第25屆流行類金曲獎頒獎典禮的總彩排,是多年來難得要求照演出時間完整進行的總彩排,主持人哈林也全程參與,結果有目共睹。
請頒獎人尊重典禮
一場典禮邀請的頒獎人通常是已在業界受到肯定的重要人士,誠然,我們需要藉由頒獎人的背景與地位增加典禮的吸睛度,幫襯得獎者的優秀,但頒獎人畢竟不是典禮的主角,典禮該是榮耀得獎者的盛典,頒獎人應該要對自己的定位有基本認識。
所以那些在頒獎時長篇大論發表心得感想的,那些在頒獎時宣傳自己的新作品的,那些在頒獎時愛跟台下聊天以表現自己人脈多廣的,請停止你們自私的行為。你們不但使得典禮節奏緩慢、失焦,令人昏昏欲睡,也破壞了得獎者可能一生只有一次的重要時刻。
製作單位會為頒獎人寫好頒獎詞,這些頒獎詞的內容通常是介紹獎項的重要性以及入圍者的背景,也會穿插些有時好笑有時不好笑的橋段。無論頒獎詞的內容高明與否,請頒獎人事先做好充分準備,也不過幾十到百來字,對大部分擁有表演者背景的頒獎人來說應該不是難事,這點準備是作為頒獎人的基本責任。否則頒獎時坑坑巴巴、拖泥帶水,壞了頒獎人的形象也折磨觀眾。
同時,典禮前八百年就公布入圍名單了,事先查一下你受邀頒的獎項入圍者的名字怎麼唸很困難嗎?
雖然一場頒獎典禮是由無數複雜的細節共同組成的,但參與的人大多都是業界翹楚,如果每一個人都能更認真的看待自己的角色,典禮自然會有相當水準的演出。
我會永遠記得不斷主動要求增加排練的張學友與費翔,排舞排到幾乎脫力的今井翼,每次錄製入圍VCR前與我詳細討論典禮旁白情緒定位的侯文燕,還有某年的金馬獎,彩排終於結束時步出會場看見的晨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