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評論一場辯論,必須先確認辯論的目的是甚麼。政治辯論不同於學術辯論,並不以發現真實為目的,而是以傳播訊息為目的,所以最首要的便是搞清楚傳播訊息的對象是誰。
對於堅定支持連或柯的人而言,雖然他們也會打開電視看辯論,但是他們看辯論的動機跟看綜藝節目沒甚麼兩樣,從雙方的言論中找出自己喜歡的或不喜歡的話語,笑一笑罵一罵感動一下也就是了,並不該是辯論訴求的對象。
其他選民尚未形成明確立場的因素很多,有的是對選舉活動的關注不足,有的是還在尋求更多資訊以便做出判斷,其中部分選民重視候選人的個人形象與魅力,部分選民在乎候選人的政策提案與執行力,不一而足。
但政治辯論應訴求的對象只有一種,就是重視雙方政見比較的理性選民。
這是由於候選人競選宣傳的工具是多元的,若要建立候選人的個人形象與魅力,傳統文宣廣告、政治演說比起會受到即時檢驗與攻擊的政治辯論更為適合,以競選工具的本質論,政治辯論是最適合進行政見宣傳的場域。
舉例來說,競選活動中為了塑造候選人的個人魅力,經常使用慷慨激昂,充滿煽動力的講稿,以高情緒張力的方式進行演講。但在政治辯論過程中,除了抽到最後一段的結論之外,整場其他所有的發言階段都有被對手抓著語尾進行攻擊或調侃的風險,這時原本的慷慨激昂反而會在觀眾心中形成反差,造成言過其實的印象。因此,相對於不會受到檢驗的政治演講,政治辯論所使用的語言基調就必須維持在較為謹慎、安全的範圍內,更適合政策論述。
要理解的是,在政治辯論當中,應該採取較理性、客觀的態度,避免人身攻擊,聚焦在政策攻防等等原則,完全是功利考量的結果,而非來自對倫理或道德的堅持。
把握住這個大方向後再來看連勝文與柯文哲市長選舉辯論,就可以感受到這兩個陣營在辯論準備上的缺乏策略與結構思考,只把政治辯論當成演講與開記者會的可惜之處。
首先,申論開始後的第一段話,是觀眾注意力最集中的一段時間,也是在整場辯論中進行說服的起點,應該要建立貫穿整個辯論架構的核心價值。先申論的柯文哲,將自己比為蔣渭水,棄醫從政;後申論的連勝文娓娓道來,自己是一身皺褶後決定投身政治改善社會。
無論是連還是柯都是有意為之,柯自比為蔣渭水在結論時再度出現;套好招的彭錦鵬提問也讓連重申他受盡苦難後決定改善社會。這兩段刻意安排的論述效果奇低,對辯論標的的理性選民而言毫無吸引力,也未產生媒體效果,徒然浪費了兩人的開場。
接下來我們從雙方申論的架構安排來理解他們打算如何說服觀眾:
柯文哲的申論算是有一個明確的主軸,通篇幾乎都圍繞在「開放政府、全民參與、公開透明」這個概念上,也分別提出了明確的執行方式,包括市長與局處首長公布財產申報與變動狀況,重大政策透過公民論壇討論,公民參與預算編列等等。這是從他三十多項柯P新政中挑選出來作為辯論主架構的論點。
連勝文想要塑造比對方更具政策執行力的形象,在申論時花了更多的力氣與時間說明政見,談了六大方向與至少十七項政見,但申論時間有限,根本不可能項項清楚論述,導致每項政見都只能講到幾個字,像是:「第一、均衡的台北,透過都市更新及再生,提升老舊社區抗災能力,全力保存台北市的文化資產,擴大我們城市的綠美化,並發展地區的特色。」短短五十六個字提到了都市更新、文資保存、城市綠化、區域發展四項政見,但也就只是提到,完全沒有說明內容,這種標題列舉講了等於沒講,花一分半鐘的時間事實上只說了「我的政見很多」六個字。即使真的想要六大方向都納入講稿,也最多各挑一項政見做較深入的說明即可,如此才能達到原先預期建立具有較強政策執行力印象的效果。
接著,讓我們從交互詰問中各自主動提出的問題來看雙方用甚麼角度攻擊對手:
柯的詰問是要求連公布財產與競選經費資料,追問連對蔡正元公布柯營顧問團名單是否知情。
連的詰問是問柯是不是墨綠以及環南市場搬遷與停車位問題,追問是問柯的器官買賣疑雲。
除了連花很短時間問的環南市場與停車位問題外,大體來說雙方都沒打算要認真問政策,這實在是完全錯誤的戰場選擇。雙方都花了許多時間在申論時闡述政策,但主動提問的內容卻與申論毫無關係,不但失去用自己的強項政策檢證對方的機會,也等於自己親手強迫觀眾忘掉自己的申論內容。
同時,連問柯的墨綠說與器官買賣疑雲,都是你知我知全世界都知道可能會問的問題,柯也自然對此做了準備,但對於墨綠說,連不但讓柯說出了後來被網民不斷傳頌的優秀回答,在追問時竟沒有就柯的回答做進一步質問;器官買賣也放在追問才提,任憑柯拿出反證後結束這個回合。這根本不是在詰問,這是在幫柯文哲開澄清大會,連營因為對於辯論規則造成影響的輕忽而在這個階段吃了大虧。
再來我們看結論,雙方的結論都與整場辯論完全無關,兩邊都是在唸早八百年寫好的講稿,這是錯把辯論當演講,錯失了讓觀眾就辯論內容加深己方優勢印象的機會,同樣的又是親手逼觀眾忘掉剛剛的辯論內容。
連勝文的結論意圖明顯,是努力表達自己夠格當市長,呼喊泛藍基本盤出來投票,雖然受眾取向錯誤但至少有主軸;柯文哲的結論結構破碎東拉西扯,幾乎是把一開始申論時講過的東西調換順序再講一遍,令人昏昏欲睡,是不及格的結論。
連勝文與柯文哲雙方陣營中唯一擁有辯論專業的是連營的游梓翔,他雖然陪同連勝文一起開辯論前後記者會,卻是辯論當天才宣布回鍋市政顧問,以辯論內容來看恐怕參與不多。對辯論專業的不重視導致雙方攜手合作了一場荒腔走板的市長辯論,令人慨歎。
最後,讓我回頭來談談爭議最大的公民團體提問,我認為至少凸顯了三個問題:
一、到底誰是「公民團體」?
「公民團體」是一個定義非常不明確的名詞,理論上它應該要代表一定數量的公民,但實務上甚難辨認真偽(或可能本質上也無所謂真偽),導致提問代表性盡失。
二、一問一答的提問方式效益低落:
沒有追問,沒有交互質詢,一問一答在大部分的情形下只會淪為辯論雙方的申論大會,除非問題出奇制勝,但這又違背原先設定第三方提問的初衷,因此難以真正體現「問」的效果。
三、不公平的提問方式
我認為提問者偏向某特定辯方是必然的,否則也不必各自推薦人選;辯前套招也非不可,但分寸必須精確拿捏才能對己方真正有利。這次連營推薦的三組公民團體與宣稱被惹火才改題目的最後一組提問者用如此明白的不公平提問攻擊特定辯論方,無論事前套招與否都大大的有害於候選人,不但問出的問題沒人在乎還使候選人誠信受損,與其說是甚麼奧步,不如說是只有蠢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