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金曲獎已然落幕,這個獎不僅對於國內音樂產業意義重大,甚至對全世界的華語流行音樂市場都具有影響力。而除了金曲獎之外,我國在許多其他的領域也創設了相應獎項以鼓勵並榮耀各業界的優秀創作者,光是在文化部轄下就有至少十個不同的獎項。
- 流行音樂類金曲獎:獎勵華語流行音樂類音樂作品。
- 傳統暨藝術音樂類金曲獎:獎勵傳統、藝術音樂類與傳統戲曲作品。
- 金音創作獎:獎勵新世代創作音樂作品。
電影類有兩項:
- 金馬獎:獎勵華語電影作品。
- 金穗獎:獎勵新生代非商業類影像創作。
電視類有兩項:
- 電視金鐘獎:獎勵優良電視節目。
- 金視獎:獎勵有線電視系統業者自製節目。
出版類有兩項:
- 金鼎獎:獎勵優良出版品。
- 金漫獎:獎勵優良漫畫作品與工作者。
此外,還有獎勵優良廣播節目的廣播金鐘獎。
而包括舞蹈與戲劇演出在內的台灣劇場藝術界擁有哪些獎項呢?
答案是零,劇場工作者受政府冷落的現實可見一班。
與美國的奧斯卡金像獎、艾美獎、葛萊美獎、東尼獎甚至英國的奧利佛獎等國際間耳熟能詳的獎項都不相同,我國的文化藝術創作相關獎項幾乎全都是由文化部而非民間機構舉辦。國內較具知名度的劇場獎項只有民間主辦的「台新藝術獎」,但其也僅只頒發年度大獎、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各一名,針對整部作品評選的獎項,與前述較廣泛性的從團體與個人等不同角度獎勵從業人員的獎項並不相同。
由官方舉辦劇場類獎項至少有以下兩個好處:
一、獎勵辛苦的優秀劇場工作者
以台灣的劇場環境而言,目前能夠單靠劇場收入維持生活者屈指可數,許多劇場演出都是靠微薄的門票收入與政府補助苦撐。支持劇場工作者持續留在劇場界奮鬥的從來就不是經濟誘因,而是純粹的熱情與理想。
這樣的熱情與理想不僅僅必須面對永無止境的經濟壓力,來自整體社會的眼光常常也令人難以承受,相信許多劇場工作者都曾經被朋友或家人質疑過:「為什麼不好好找個正常的工作來做?」
如果每年都能夠以政府政策的宣示性,持續的獎勵與鼓舞優秀的劇場工作者,對辛苦又小眾的劇場人來說將會是一股重要的正向支持力量。這不僅僅是為了鼓舞劇場界內的從業人員,對於讓社會大眾正面看待劇場工作,建立對劇場專業的適當尊重也具有教育效果。
二、擴大劇場消費市場的整體規模
雖然大部分的民眾對劇場演出很陌生,目前市場並未成功打開,但仍然有許多民眾覺得「觀賞劇場」是一件對自己有助益的事情。
這個現象可以從親子劇場的票房表現看得出來,相對於其他類型的劇場演出,親子劇場的市場規模一向是令劇場工作者羨慕的。許多父母即使自身從來沒有進劇場看戲的習慣,卻非常願意在「培養藝術文化氣息」的考量下,帶孩子進劇場看戲。可見劇場演出的潛在市場需求一直存在,只是缺乏足夠的消費誘因而已。
劇場市場規模無法被成功打開的可能原因當然很多,但其中有一個重要因素是,在劇場的行銷與宣傳手段中,缺乏可供大眾選擇與辨識的關鍵素材。
對過往沒有太多劇場經驗的觀眾來說,劇場界的導演、演員等常見的行銷重點都令人感到太過陌生,很難如同電影市場中的消費者般,可以憑藉具高知名度的演員或導演來決定消費行為。因此,許多大型商業劇場都必須尋求與歌手或電視電影演員的合作,藉著他們在其他業界已建立的名聲與口碑來刺激票房。
而資源較少,難有明星加持的中小型劇場,對大部分的消費者來說就像一張白紙,民眾即使偶有消費的意願,也無法在眾多幾乎難以分辨的劇場演出中做出選擇。
這時,擁有具公信力的獎項肯定,可以提供消費者進行消費決策時較明確的指引,強化消費的動機,同時也能讓高品質的劇場演出在市場上具有更高的競爭力。
一個小而美的頒獎典禮,不用像金曲獎或金馬獎般,擁有星光大道、高度的媒體曝光與電視直播作業,需要動輒幾千萬的預算。如果是以同樣小規模,不易吸引廠商贊助的金鼎獎為例,含評審作業與頒獎典禮的執行預算大約是450萬元,僅佔文化部今年年度預算的3700分之1,成本並不算高,對亟需政府關愛,對國家文化發展擁有重大影響力的劇場創作領域而言應該是很划算的投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