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鄉是澎湖縣最北端的鄉鎮,因此古名北山嶼或頂山庄,台灣光復後改名白沙鄉,取其海岸滿布白色細砂之意。
白沙鄉有七個有人島,二十一個無人島,全鄉制高點有堂堂的海拔35公尺高。
因為島嶼眾多,在規劃行程上非常麻煩,必須不斷組合各種船班的時間。如果不是開團旅遊,而是兩人甜蜜小旅行或是單身勇闖天涯的話,有許多島嶼巡航的行程都必須配合其他的團客才能成行。若是不巧遇到颱風,因為無法出海行程大亂也是常有的事。(淚)
遊玩白沙鄉可以分成三個大區塊:本島北環與大倉島、東海島嶼(員貝嶼、鳥嶼、澎澎灘)、北海島嶼(險礁、吉貝嶼、姑婆嶼、鐵砧嶼、目斗嶼),本文也依這樣的分類順序向各位介紹。
威靈宮
威靈宮祭祀保生大帝,是西元1602年建成的,那是明朝萬曆十三年,已經四百一十四年了啊啊啊啊!
島嶼居民生活困苦,各式信仰特別發達,除了宮廟之外,澎湖最有名的就是滿地的石敢當,全澎湖有將近六百座石敢當,是全國石敢當密度最高的區域,而來到威靈宮最重要的就是要來看旁邊這座全國最大的石敢當。
這座魑魅魍魎石敢當建於西元1832年,也已經快兩百歲了,高191公分,寬107公分。石敢當通常是源於村民到宮廟中求神問卜時,奉神明之命設置在煞氣較重之處以鎮邪,所以這麼大一座石敢當,農曆七月時的晚上想必很熱鬧,想交新朋友的千萬不要錯過唷!
靈應廟
海島地區因為常有無名屍漂至岸邊,居民依此建陰廟奉祀的習俗很常見,白沙鄉有兩間靈應廟,比較有名的是講美村裡,由高墩,也就是石墳改建、添進主神臨水夫人的靈應廟。
但我這回去的是在中屯附近,規模更小的靈應廟。
這座中屯的靈應廟又稱十二客公廟,相傳在清朝咸豐年間,有一艘來往於台灣與廈門之間的貿易船在吉貝島海域遇難,漂流到中屯這裡,被鄉民鄭用發現。當時船上十二人裡,只剩下一人尚有氣息,他告訴鄭用若是將他們安葬,必保佑鄭用活到一百歲,鄭用於是召集鄉親合力將他們下葬,稱十二客公墓。後來鄭用果真長命百歲,鄉民感其靈驗,再將墳墓改建為十二客公廟至今,已逾二百餘年了。
相對於陽廟,陰廟總是讓人更覺特別,廟外對聯上寫著「客水無情埋白骨,公灵有赫鎮青山」,令人又驚又敬。
中屯風力園區
澎湖風大是有名的,我第一次去的時候又正好遇到颱風,別說騎車超危險,連走路都有困難。中屯島四面環海,是良好的風力發電位址,2004年時,台電在中屯設了八支風力發電機組,光是這八支就佔了整個澎湖地區總發電量的12%。由於八支風車非常醒目,已經成為當地地標,遂在周遭設置了步道、涼亭與風力發電相關知識解說牌,是個休憩與攝影的好地方。
通樑古榕
通樑古榕是一棵超過三百歲的大榕樹,龐大的氣根插入地下,枝葉加氣根幾乎將天空完全掩蓋住,非常壯觀,真是它不成精誰成精。因為就位於保安宮前廣場,加上隔壁就是連接白沙鄉與西嶼鄉的知名景點跨海大橋,使得通樑古榕附近成為遊客聚集的地方。這裡還有馳名在地小吃花枝丸與仙人掌冰沙,嗯…就是花枝丸與仙人掌冰沙…
澎湖水族館
澎湖水族館落成於1998年,曾經是澎湖地區的熱門觀光景點,當時也是東南亞最大的水族館。走過近二十年,兩度委外廠商經營,很不幸的在2014年底正式關門,目前僅能由澎湖縣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勉強維持館內生物餵養工作。
澎湖地區海洋資源豐富,觀光價值極高,其實事在人為,許多問題都是來自經營與行銷。日本沖繩縣的美麗海水族館馳名國際,但實際走訪後,我覺得並不如我們的屏東海生館精彩。相形之下,如果能妥善經營,澎湖至少也應該能養得起一座水族館才是。
國人的旅遊觀念對澎湖的觀光也相當不利,我曾經聽過好幾個朋友說,到澎湖幾天,機票加住宿要一萬多,我為什麼不出國就好了?這讓我相當不解,澎湖的自然風光並不輸人,除了「異國風情」之外,我實在想不出不選擇澎湖的理由。
今年據說再度有廠商表示有意願接手,希望能儘快傳出好消息。
跨海大橋
連接白沙鄉與西嶼鄉的澎湖跨海大橋是1970年完工的,當時是東亞第一座跨海大橋,目前經改建後為2600公尺,這座長2.6公里的橋也是我國最長的橋。
除了在岸上欣賞,以及在過橋的途中享受海天一色之外,若能坐船從側面穿越橋墩,更能感受到它的壯觀。
大倉島
澎湖本島、白沙島、西嶼島經由橋樑連接起來之後,環抱出一片彷彿內水的海灣,大倉島就在這個海灣的正中心。
大倉島很小,只有十六公頃多,島上設籍者約三百人,但實際上居住在這裡的居民遠不及這個數字。
前往大倉島得經由一座偏僻的重光碼頭,除了去大倉島之外,一般遊客是不會來到這座碼頭的。
島上有一個「大倉渡假村」可供食宿與水上活動,雖不豪華,但其實比想像中周到許多,加上島上僅有的兩間雜貨店,基本需求供應無缺。
大倉島有一座很舒服的小沙灘,就在碼頭旁、大倉渡假村正前方,若不是在旺季前往,可能有機會有「包下沙灘」的豪奢感受。
大倉國小是大倉島上曾經擁有的唯一一間學校,2005年時由於僅剩兩名學生而不得不關閉了。目前大倉島上的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澎湖本島的任何一間學校就讀,政府補助每學期兩萬五千元交通費。由於交通時間並不長,島上的學生通常選擇天天通學,不過往大倉島的船班有限,若要參加任何晚上的活動就必須借宿在同學家,也是挺麻煩的。
我去的時候大倉國小似乎已經開始拆除了,不知現在是否已不復存在了呢?
實際居住在大倉島上的居民才七十多人,都住在碼頭前的這兩排房子,真的是叫一聲全島的人都聽得見,絕不誇張。我去的時候島上的遊客加我也不過就兩個人,所以全島居民都知道我是遊客。黃昏的時候出去散步,回程時村民看到我便朝渡假村方向大叫「你們的客人回來嘍!」,原來是渡假村老闆做好了晚飯等我回去吃。有一點點被全島居民監視著的感覺,不過不覺壓力,因為島上反正也沒幾個人...
大倉島上雖然沒幾戶,但是依然有中華電信、海巡署,以及三層樓高的警察局。我跟朋友白天還開玩笑說人這麼少警察一定超閒的吧?結果晚上就有一對夫婦兩個喝醉酒打架打進警察局叫警察評評理...囧。而且島上只有一條路,警察騎著摩托車騎五十公尺到民家巡邏的畫面還蠻有喜感的。
造訪大倉島時,島上正在大興土木,是為了要蓋「媽祖文化園區」,立上一尊66公尺高的媽祖銅像。這是前澎湖縣長王乾發推行的政策,基座蓋了銅像也造好了,但新縣長陳光復上任立刻叫停,新縣長表示媽祖文化園區的開發與維護成本根本不是澎湖縣所能負擔,在文化與財政考量下決定放棄。
我聽到時很開心,心想大倉島的自然風光得以保存了,真是好險。結果縣長陳光復又說要把大倉島打造成法國村。說是中法戰爭時的法國將軍孤拔死在澎湖,所以要在島上建孤拔紀念館,蓋法國村,還有凱旋門呢!
天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這腦袋到底是怎麼長的啊啊啊啊啊!!!孤拔三月攻進澎湖,六月就死了,在澎湖才三個月,而且也是死在馬公,干大倉甚麼事啊?
而且,他來澎湖是來殖民侵略的啊我的天啊!還法國村凱旋門咧!我法你管家凱你家廚師啊啊啊!
由於大倉島遺世獨立的地理特色,我覺得現在的大倉渡假村非常適合進化成為一個外在建築友善在地自然環境,但內裝精緻甚至可以豪華的高級渡假村。但無論要蓋甚麼都請不要再異國風情了,到底是覺得閩式建築有多醜啊?
員貝嶼
員貝嶼是澎湖東海系統的兩個有人島之一,與雞善嶼、錠鉤嶼及小白沙嶼一樣,都屬玄武岩地形,島上最有名的就是兩組玄武岩地景,上圖是第一組,文房四寶。
圖中左手邊的是石筆,右手邊的是石硯,紙跟墨就得花點想像力了。不夠像沒關係,景點都有穿鑿附會成分,只是筆硯中間的淺灘上滿是垃圾,令人氣結,既然是島上的重要地標,無論如何都該好好維護才是。
這是另一個員貝嶼上的著名地標,百褶裙。這些玄武岩地景由於緊鄰海岸邊,登島後反而看不清楚,通常在東海巡遊的行程中才能好好觀賞。
鳥嶼
鳥嶼從地圖上看比員貝嶼大很多,但沒想到只有26.5公頃,比員貝嶼還小一點,它是東海系統除員貝嶼之外的另一座有人島。雖然面積小了一些,但居民比員貝嶼多了好幾倍,也是東海巡遊時主要的停留點。
丁香魚是澎湖的名產,就是一般做小魚花生用的小魚,在澎湖到處都吃得到。鳥嶼因為海水淺、珊瑚多,丁香魚繁殖得特別多,而丁香魚常常都是曬乾後供烹調使用,所以在島上滿地都是鋪成一片的丁香魚。
既然海水淺,潮間帶自然就發達了,澎湖有許多島嶼都經營潮間帶體驗行程,鳥嶼自然也有。不過,介紹體驗成分居多,比較特別的生物大多是業者放養在這裡供做生意用的。
澎澎灘
澎澎灘位於鳥嶼與員貝嶼中間,是由附近幾座島嶼的沙子沖積而成的一片沙灘,真的是只有沙而已。澎澎灘上有三分之一是各旅遊業者經營水上活動的區域,另三分之二是燕鷗保留區,以繩索圍起禁止通行。
我對水上活動沒甚麼興趣,同船其他遊客在玩樂的時候,我穿著救生衣跑到澎澎灘的另一側,浮在海面上打盹。一睜開眼,發現自己已經漂到燕鷗保留區的岸邊,數以百計的鳥兒在我身邊或走或飛,全不怕人,我也樂得假裝自己是一塊礁石,與鳥兒們共處了二十分鐘,相當有趣。
險礁
終於來到北海系統了,首先要隆重介紹在白沙鄉本島與吉貝嶼之間的險礁。險礁非常小,只有四公頃大,島上只設籍了一戶人家,就是唯一可以在險礁經營旅遊事業的旅遊公司老闆。
大部分的遊客到險礁,都是白天去玩水上活動,下午就會離開前往吉貝嶼,但是我強烈建議在險礁住一晚。
險礁上有很漂亮的住宿房間,許多是直接面海的,當大部分的遊客離開後你可以獨擁360度的海景與星空,實在是愜意到不行。我去的那天,整座島上除了店家之外只有三個人,海、沙灘、星空任君享用,是非常奢侈的體驗。
而且老闆超級有良心,雖然我是一個人去,但廚房大媽覺得出一人份的菜感覺太小氣了,所以做了一整桌的菜撐死我...
真的好想再去一次啊...
吉貝嶼
吉貝嶼,澎湖北海系統的重鎮,以美艷無雙的吉貝沙尾名聞天下,2012年時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旗下的「世界最美麗的海灣組織(Most Beautiful Bays in the World Club)」會員,是白沙鄉最閃耀的明星景點。
吉貝沙尾的美無須再多言,不過絕大部分的遊客都會待在沙尾的西側玩水上活動,鮮少有人會走到最美的沙尾尾端。沙尾尾端海灘坡度非常平緩,可以走進海裡到離岸邊很遠的地方,海水深度都不及胸口,所以海景是真真正正的360度,頗有正在當人魚的感受。
這裡的魚都不怕人,站在吉貝沙尾的海裡,身邊會有大批的魚群游過,完全把你當空氣,感覺很沒尊嚴...
來過吉貝之後,我真的不懂專程出國看海到底是甚麼意思,不會有更美的海了...
吉貝嶼石滬文化館
澎湖地區有許多石滬,這是一種傳統的捕魚方式,用石頭在岸邊堆出一圈開口像有倒刺般的石堤,漲潮時魚兒們進來覓食,退潮時就自然被困在石滬內。
全世界現存石滬已經不到六百座,光是澎湖就有五百七十幾座,吉貝嶼境內有一百零二座,是全世界石滬密度最高的地區,所以有了這座文化館,向遊客介紹石滬傳統漁法的文化歷史由來。
小小的石滬文化館,是極好的吹冷氣場所,記得進去吹冷氣時要假裝很有興趣的看一下館內展品唷!不然對熱情的志工大嬸真的很不好意思...
吉貝嶼東方龍馬石敢當
在吉貝海港的東西兩側,各有一座石敢當,東側的像缽,就是上圖所見的那座,題有「東方龍馬壯山河」。而西側的像木魚,題有「西境海雲飛日月」,據傳是觀音佛祖顯靈託夢,說蓋了這兩座石敢當村子就會更繁榮。
啊所以就蓋了這樣。
姑婆嶼
姑婆嶼是北海系統中最大的無人島,也是著名的野生紫菜產地,每年年尾到隔年年初,因為保護紫菜生長的緣故禁止登島。在紫菜採收期,也只有設籍赤崁村,擁有紫菜採收證的人可以登島採收紫菜。
島上有簡單的涼亭步道與更衣室等設備,供來訪的遊客使用。
鐵砧嶼
鐵砧嶼位於姑婆嶼東側,是一個全由玄武岩地形構成的島嶼,因為頂部平坦,形狀像是打鐵用的鐵砧,因而得名。島的北側有一個天然形成的海蝕洞,若是退潮時分接近鐵砧嶼,船家通常會將船儘量靠近海蝕洞,供遊客觀賞拍照。
目斗嶼
目斗嶼是澎湖群島最北端的島嶼,島上有一座1902年建成,已超過一百多歲的燈塔,也只有駐守燈塔的幾個人住在這兩公頃大的小島上。
到目斗嶼的船班很難找,固定船班只有開往燈塔運補的公務船,要碰運氣等到有興趣想去目斗嶼登島的其他遊客拚船更難如登天。如果是一群朋友出遊建議自行包船前往,像我這種單獨行動的就只有做好覺悟,花4000元台幣一個人包船出海了。
目斗嶼附近海域海景極美,海水是清澈透亮的碧綠色,而且因為太過清澈,看起來很淺,一眼就能清清楚楚的看見海底的岩石紋路。
島上除了燈塔區域外,就是簡單的碼頭與小小的涼亭,大約只能泡水看風景,但也相當值得了。
兩度造訪白沙鄉,感想很清楚,澎湖觀光條件這麼好,至少也應該要有石垣島的觀光成就才對。從政府的政策規劃,澎湖地區觀光文化的涵養與精緻化,國內觀光市場的管理與建設,都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也應該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