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7日 星期六

Baboo:新台幣

Baboo  新台幣.jpg 


遠古傳說中的本土音樂大腕樂團「Baboo」只出了一張專輯就消失在華語樂壇,但船雖過,浪卻很大。四位團員:林暐哲、李欣芸、金木義則、李守信現在噹噹響亮的名號,讓我在十三年後終於得以拜聽這張專輯之時,是懷著拜媽祖的心情為之的。本來以為會上一場嚴肅的本土意識講習,沒想到卻一頭栽進了四個才華洋溢的年輕人隨性狂歡的4P Home Party。


林暐哲的Vocal表現出人意料的好,雖然沒有什麼轉音拔尖的高難度技巧,也不走優雅死白的美聲路線,情緒的傳達卻恰如其分。尤其在一些戲謔歌詞的詮釋上,情緒轉變的快速、貼切與欠揍的咬字,恐怕到現在除了阿弟仔之外也難有人比得上。


編曲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雖然從現在的角度來看,由於樂器技術的差距與音樂發展的歷程使然,有一些音色或節奏和絃顯得有點太復古或太經典(就是俗),但是曲風與技術的多變與創意的結合實在精采,讓人想一直不斷的暫停倒帶,重複仔細聆聽他們剛剛又搞了什麼鬼花樣。


我最激賞的一首歌是暗喻移民潮的「耗子搬家了」,從詞到曲到編曲,天馬行空、創意無限,每一個驚喜不會持續超過十秒,就被更多的驚喜所淹沒。沒什麼了不起的死老鼠一家的故事,唱得高潮迭起、難分難捨,到最後一秒前都還以為是一首快樂開心的玩樂歌,最後一句急轉直下,才發現歌曲背後的悲情無奈,讓人空自惆悵到下一首歌開始了還遲遲回不過神來。


「打」用編曲與合聲營造出緊張澎湃的氣氛,但其實骨子裡還是在玩一種黑色幽默,對體罰制度與教育亂象作出批判。已經開始嘗試玩Rap,比號稱國台語Rap始祖的豬頭皮還早了兩年,並且很明顯的影響了後者。


玩到失控,已經不想在乎邏輯的「魔術師」、「寶麗龍」與「摩登原始人」,單純重現社會淳樸的「尪仔標的世界」和「棒球狂」,有國語有台語有原住民語,幾乎每一首歌都有它明顯的價值與定位,完成了一張又戲謔又警世;又親民又精英;又國際化又台的專輯。一九九三年Baboo戲劇性的解散,實在讓人在十二年後依然大呼可惜。


對了,還有阿推的插畫成功的證明了我是六年級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