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去晃了一下八卦版,果然被貼了各種標籤呀!
甚麼文化大學、畢不了業等等的想當然爾被拿來酸,不過既然是想當然爾了也沒甚麼。
比較糟糕的是絕大部分人都用「反黑箱」來反對我的文章,我希望這只是情緒性用語,而不是真的搞混了「反服貿」與「反黑箱」的差別。
我那篇文章若真要說是反甚麼,我覺得是反懶人包,網上的各種懶人包內容稀奇古怪,看了對了解事實不但沒幫助還會被誤導,請大家不要再看了,正反皆然。
服貿協議是很大的議題,不要一天到晚覺得每個人不是正就是反,不能因為我反對一篇反對服貿的文章就把我歸類成服貿護航打手,人生有這麼簡單就好了。
目前為止我的立場大約如下:
我贊同自由貿易協定的大方向,這是我們在世界經濟結構中目前唯一的選擇,加上在服務貿易產業中,台資企業大多擁有相較於陸資企業更高的競爭力,因此我贊成與大陸洽簽服務貿易協定。
可是我無從評估現今版本的服務貿易協定對台灣到底是好或壞,這來自兩個原因,一是政府文宣能力的殘廢,二是政府洽簽前評估的缺乏,導致我能據以判斷的資訊過少。
舉個例,台灣的美容美髮業有兩萬八千多家,從業人數約六萬人,有超過六十個行業團體,但在服貿簽訂前,政府與美容美髮業做了甚麼溝通呢?政府在2012年6月委託中國生產力中心,向北中南各一家公會的理事長各打了一通電話,問他們「對於開放陸資的意見」,結束。
三通電話完成服貿協議對開放美容美髮業的溝通,堪為全世界行政效率之楷模,負責打電話的中國生產力中心也說:「我們那時候真的不知道問這些是為了服貿協議」,這樣真不知道是能問出個甚麼鬼來。
相關報導如下:
http://m.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0758
其他種種立法委員聲稱不知情,政府官員狀況外的我就不贅述,總的來說在各種溝通之後,政府在2013年7月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做了一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經濟影響評估報告」,看來是比較像認真的評估了。
可是報告中指出,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簽訂後我國總體實質GDP將可增加0.025~0.034%之間。
這約當是7-11一週的營收。
實在很獵奇,怎麼會評估出來效益這麼低呢?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受託評估的中經院資訊也不足,中經院WTO與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表示,無法作更細緻的模型評估是因為在服貿協議正式簽署前,連中經院也無法得知正式洽簽的結果與條件為何,算不出來。
老實講,簽訂前條件不明難以做明確估算我是可以理解的,但評估效益這麼低還要強推就難以理解。
簽自由貿易協定當然不可能全盤通吃,只簽有利的,不利的通通不要,但我們至少得知道我們是拿那些產業的難關去換了哪些產業面對中國大陸市場的敲門磚,我們也才能夠知道應該如何輔導受到衝擊的那些產業。
至少目前為止政府並沒有說服我我們準備好了。
所以我是支持服貿協議要重新審,不論是逐條審或是包裹審都好,就算經過種種過程後,發現這麼巧,現在的版本已經是最棒的了,我們的配套也能做的比現在更好,政策的正當性也才能建立。
至於因此被傷害的國際信譽,我只能對中國大陸政府說抱歉,我們的政府就是這麼蠢,請等我們一下,我們準備好後一定再好好的跟你們洽簽。
最後,我不支持使用佔領立法院的方式,但我誠心祝願大家都平安。
還有,福懋興業股份有限公司應該要把省下來的公關廣宣預算拿出來回饋社會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