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l Clinton在美國總統任內提出的「Don't ask, don't tell(不問不說)」政策,多年來成為美國軍隊處理同性戀參加軍隊問題的準則。也就是,軍方不會主動探究軍人的性傾向,但只要同性戀者主動表明自己的性傾向,就必須強迫退伍。現任美國總統Barack Obama在競選時即以廢除「Don't ask, don't tell」政策做為競選政見的一部分,繼5月27日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通過廢除這項政策之後,當天稍晚,美國眾議院也以234票支持、194票反對的投票結果通過廢除「Don't ask, don't tell」政策,如果接下來的政府研究表明此政策的廢除不會對美國軍方造成負面影響,以後公開性傾向的同性戀者就可以在美軍中服役了。
有個學弟在Facebook上轉貼了相關的新聞報導,並加註了一行個人意見:「幹,好險是美國。」
身為同時是學長,也是同性戀者的我,沒好氣的留下回應:「好險甚麼?」
學弟沒說出來的意思大概是:「那以後美國軍隊裡就會有很多同性戀了,好險我不是美國人,我是台灣人,台灣的軍隊裡沒有同性戀。」
我想提醒學弟,就算不廢除這政策,美國軍隊裡還是會有很多同性戀,只是他們不能表明他們的性傾向而已,這政策捍衛的是人們表明自己性傾向的權利。
更何況,台灣的軍隊其實根本沒有禁止同性戀服役,你學長我當兵時就是公開性傾向的,你以後當兵時部隊裡一定也會有很多同性戀。
不過,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其實也並不是捍衛什麼同志權益,我再舉另一個例子。
同一天的下午,我跟一位朋友在MSN上聊天,我提及先前看過他的MSN暱稱裡寫到想去上海世博,而我自己六月中也安排了參觀世博的行程,便問他有沒有興趣同行。朋友除了表達我的出發時間他工作上走不開之外,很關心的補了兩句:「但先跟你說好喔!聽說那裡的人超沒水準的!我朋友看到想揍大陸人。」而我的回應是:「我有很多親戚是大陸人,包含親哥哥在內。」
我的親大哥(沒有錯,就是同一個爸爸生的,年紀比我大的男生。)今年已經六十八歲了,他在我父親二十歲左右時於家鄉熱河赤峰出生,不到四歲,我父親就長途跋涉跨海來到台灣,大哥自此長留赤峰至今。他不但是道道地地的大陸人,還做過當地地方黨部的幹部(對!就是匪幹!)。
我也無意為所謂的大陸人開脫或澄清些甚麼,但我感到台灣人民缺乏身為多元移民社會的一份子應有的,對相異族群的基本尊重。
大部分的台灣人民並沒有意會到,我們並不是一個單一民族國家,在我們生活的土地上有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原住民、從各種不同國家來到這裡的外籍人士(包含已取得與未取得中華民國國籍的),當然還有新住民與新台灣之子。在我們說「我們」的時候,其實很可能彼此的血緣、文化背景、社會階層、性傾向都不相同,這是一個高度異質性的典型現代多元化社會。
沒有哪一個單一族群可以認為他們才是台灣人,也沒有具有哪一種社會標籤的人應該覺得他們才是主流。
我相信,學弟如果坐在我對面跟我聊天,他一定不敢表達出抗拒與同性戀者一起服兵役的恐懼,即使他的恐懼真實存在;我的朋友如果知道我有一個大陸人親哥哥,應該也不好意思直接表明他實在不喜歡對岸人民的文化水準,即使部分大陸朋友的文化水準確實需要加強。
他們不明講,不是在隱瞞與說謊,是基於尊重;他們如果明講,其實也不叫誠實,那是白目。
這就像一般男生不會在女生面前大談自己的嫖妓經驗,他知道該看場合說話,給予在場的人應有的尊重。
問題是,單在我面前不談並不夠,我們必須要意識到,我們所處的可愛的台灣社會是由這麼多這麼多種不同的人共同構成著,在你想要批評任何一種族群之前,請先稍稍的想一下,你面對的人有沒有可能因為你的批評而受傷。
尤其是在Facebook這麼公開的網路空間,更應謹慎。
這塊土地上有1600萬閩南人、345萬客家人、300萬外省人、46萬原住民、39萬外籍配偶,另外,同性戀者人數如果比照歐美的比例約有184萬。
當然,還有他們無數的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叔叔伯伯嬸嬸阿姨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配偶情人同事同學…
我們絕對有自由判斷批評的權利,這是這個自由國度的珍寶,而說實話也確實是一種美德,但有種你回家去當面說一句:「媽!你屁股這麼大,超醜的!」
這篇文章實在是寫得太振奮人心了
回覆刪除把我一直以來想說的話也一吐為快了!!!
真是鏗鏘有力!!!
也許他討厭同性戀,但因為你是同性戀,也許他會開始不討厭同性戀。同樣的你也會有你沒有理由討厭的事情,所以你得了解有些人討厭一些事情也是沒有理由的,有些事情了解了也許就不會討厭了,但有些事情了解了反而會更討厭。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5/29/2010 03:35:17 PM)
我的重點不在討不討厭,有沒有理由也沒關係,人本來就可以用任何理由討厭很多事,而是即使如此,大家還是應該尊重與自己不同的人。